眾所皆知,Apple 從 2015 年起便傳擁有一個不那麼秘密的秘密自駕車部門,其代號為 Project Titan。而近來隨著管理階層的變動美國生產,該部門也正歷經一波大型的重組作業。CNB美國移民C 於稍早報導,Apple 本週解聘了該部門超過 200 名員工。而官方也在稍後確認了這則消息,同時透露,其實有部分離開 Titan 部門的員工已轉往了其它部門任職。
Apple 發言人說明,旗下致力於自主系統相關技術開發的團隊十分優秀,也由於該部門負責的領域了與該公司 2019 年部分的關鍵計畫有所重疊,一些成員將轉往其它部門任職,以更好地支援全公司機器學習的相關開發。同時發言人也重申,Apple 依舊認為自主系統擁有樂觀的美國月子前景,也是他們希望能提供特殊貢獻的領域。此外,他也將該計畫描述為該公司「迄今最有野心的機器學習項目」。
根據最近美國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2004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平均年收入是51,554美元,高中畢業生就業的平均年收入是28,645美元,而高中未完成的就業者平均年收入為19,169美元。而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就業的平均年收入是78,093美元;孩子成年後可以在美國合法就業,獲得高薪收入,無論孩子是在美國讀書還是在國內讀書,在孩子成年後,均可絕對合法的在美國就業,獲得遠遠高於國內的工資待遇,同時還可以獲得與本土出生的公民一樣的就業權利,即可以在美國政府部門工作, 擔任包括總統在內的任意領導崗位(這不是在講笑話!實情就是如此。阿諾史瓦辛格即使已歸化為美國人還連任加州州長,但因為他並非在美國出生,依法無法參選美國總統)。有這麼一句話,in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people who do manual work often receive far more money than people who work in offices. 藍領反而比白領掙的多,或者說收入差距不大,比如這次金融危機暴露出來的,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產業工人的年收入水準是相當高的,並不遜於許多白領,所以這也是很多想去美國生產的父母為孩子所考量的未來願景。
在 2018 年 8 月時,Apple 重新延攬了前 Tesla 高級工程副總 Doug Field 擔任 Project Titan 的負責人。而如今的重組似乎便是這項人事變動的延續。其實在 2016 年時,Project Titan 就將其目標從「自行開發車輛」轉往「開發出可融入現有車輛的自駕系統」。有鑒於 Apple 發言人並沒有詳述團隊將致力的「2019 年的關鍵計畫」為美國月子何,這也難免會讓外界懷疑,該公司是否在該領域遇到了困難,所以才在這個時間點選擇裁撤人力。
最近Dcard的熱門話題之一「美國移民」。說實話小編曾經也很想成為美國人。為什麼呢?因為來到美國工作後,就愛上了美國人,才產生想在這裡穩定生活下來的念頭,真的就如此而已。但不可否認,這幾年在美國生活,我曾經想過我若有美國籍,也許在我離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工作後,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雖然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應該足夠養活自己。而另外也有網友分享親身經歷,自己已經美國定居生活15年了,「我跟老婆稅前年收才台幣七百萬,住在南加州,如果是住灣區大概只能露宿街頭,台灣人聽到可能覺得薪水蠻高,但在美國這邊就一般中產社畜而已,其實每個月真的存不了什麼錢,中午隨邊吃就噴10塊美金(約新台幣303元)左右的食物」。而且美國移民年紀越大,會越難融入美國社會與文化,因為這攸關找工作跟以後升遷,「我有個有錢親戚拿到綠卡來美國,但不到一年就逃回台灣,因為沒有收入花費又太高」,總之移民到美國只對兩種人有誘因,「一種是想要買房的人,另一種是希望以後小孩有美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