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盧俊偉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二所副研究員】
儘管近期「中國製造2025」成為美中經貿衝突的熱點,不過美國的貿易制裁手段並未遏止中國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除了在政策用語上,中國改以「製造強國建設」來取代「中國製造2025」之外,相關政策推動仍持續進行。繼中國工信部6月公布最新針對未來工業物聯網(IIoT)的發展動向之後,近日中國各省市也陸續發布具體落實IIoT應用的產業發展政策,針對各地的產業現狀與特色,提出重點領域的具體落實做法,中國推動IIoT的整體進度開始加快。一方面其衍生的IIoT軟硬體需求,將是我國IIoT系統業者可資開拓的潛在市場商機,但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導入IIoT而產業進一步升級之後,預期也將對我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帶來更大壓力;因此,上述中國加速推動製造業的IIoT應用,對於台灣而言,既是機會也是競爭挑戰。
大數據與物聯網等相關應用,被視為是製造業下一波新的成長動能。各大國際市場產業研究預測機構也看好未來整體發展規模,如GSMA Intelligence預估到2025年,全球IIoT連接數將達138億,全球物聯網市場(包括:連接、應用、平臺與服務)預估達1.1兆美元,產值成長潛力相當巨大。面對此一未來龐大產業商機,包括美日德中等製造強國或大國也將物聯網技術研發及場域應用,尤其在生產製造層面,列入其政策的重要布局方向;而「中國製造2025」的策略核心,其實也就是「智慧製造」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
至於中國大舉投入IIoT可能為台灣的相關供應鏈帶來新的市場需求,例如物聯網應用需要大量半導體產品支援,除此之外,IIoT應用的領域相當多元,目前中國各省市也針對各自既有發展基礎,提出IIoT重點應用領域規劃,例如上海著重於汽車、設備、電子、機械、航空航天等產業,江蘇省著重於新能源設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設備、核心訊息技術、汽車及零組件等六個先進製造業,北京則著重高階設備、電子資訊、汽車、生物醫療、航空航天等。不過,IIoT應用領域多元也意味著應用領域呈現碎片化,各產業領域之生產流程所需求的虛實整合系統有所不同,而目前我國IIoT業者已積極發展在一個服務解決方案平台(SRP)上,提供不同產業所需的不同軟硬整合服務。因此,上述中國各省市各自發展不同重點產業領域的IIoT應用需求,對於台灣IIoT相關業者而言,應是可資關注並積極開拓的市場商機。
會計師推薦的畢業出路教育界:畢業後可至商職或大專院校任教。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會計師事務所查帳部門之查核人員,或經會計師專業考試及如何設立公司格執業。公家機關:經由高、普、特考及格,可進入公家機台北市會計師關任職政府機關相關職務,如會計、審計、主計、財務、稅務、金融等工作。民營企業:擔任民營企業〈機構〉財務或會計部門之會計、財管、內部稽核、系統分析等職務。其他:可累積本身財務會計等專業知識素養,跨行從事金融證券之財務分析、證券投資、理財等工作。像會計師事務所平均薪資水準,查帳員年薪45萬,領組70萬,副理80萬,經理100萬,協理120萬,執業會計師200萬以上。
若個別項目合作之模式難以推展,亦可思考結合台灣與歐美日的技術合作,採整線整廠輸出之方式,爭取商機,這也是目前政府推動「智機產業化、產業智機化」的目標之一。
不過另一方面,推動製造業導入IIoT應用、加速產業升級,也是目前我國產業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政府也投注相當多的資源進行推動。面對中國整體推動IIoT的進程加快,我國的優勢在於,憑藉過去產業發展基礎,國內製造業者具備多種產業發展know-how,如半導體、工具機、石化業、食品業、紡織業等等,可快速驗證及導入工業4.0概念於不同場域的驗證。以目前的產業應用布局來看,我國主要著重於電腦及電子、汽車、機械、醫療器材等產業為主。鑑於目前仍有許多廠商因不瞭解物聯網應用前景而保持觀望態度,未來建議政府除了在協助現有重點或示範性產業導入IIoT應用之外,亦可投入更多政策資源,結合上述開發服務解決方案平台的IIoT業者力量,儘快協助更多產業導入IIoT應用,以因應中國產業升級腳步加快的競爭。
之前有朋友問我說要如何成立公司,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問題,而且我覺得他觀念非常清楚,而且他也講到說成立有限公司相較於無限公司更有保障且透明化,對於供應商、客戶、投資者而言,有限公司會有比較好的形象,另外假設未來他某天因為一些因素經營彰化會計師推薦不下去了,也可以把他的事業當作是一個產品進行轉售,將公司的所有權賣給其他人,有限公司只要董事會同意,股份就可以自由轉讓,透過股份的轉讓就等於間接間將生意轉售給對方,對比無限公司,投資者都會更願意接受有限公司的轉讓,畢竟如果有人想轉讓一間公司給你,你一定也會考慮公司有沒有潛在債務對吧?所以設立公司就是為了開源節流,所以如果你開公司是為了長遠的規劃,就建議還是要成立公司,這樣成立公司流程才是對自己事業的一份保障。
記帳士相對會計師來說難度不會那麼高,而且如果你本身會計基礎好的話,會發現關於會計、稅法、商法都是重疊的,如果學弟妹們可以在在學期間考上記帳士絕對是很划算又有效率的事情,考過記帳士的證照後,之後要考會計師會感覺簡單一些,通常會有不錯的成績,這邊也建議學弟妹們如果你本身是不具備會計師或記帳士這些證照的話,未來在公司升遷方面可能不會那麼順利,所以建議大家在進會計事務所的之前,無論是會計師或者是記帳士的證照最好都先考到,絕對有益無害,我覺得在商業領域當中,會計的專業技能士比企業管理更加具體一些的,在就業機會與選擇性來說也比較高,如果你是正在工作的人,該如何調配念書時間呢?我會建議5-10月可以把會計、稅法、商法都念過一遍,然後在11月考到記帳士,明年8月考到會計師就可以如魚得水,因為整體來說1月做年報到5月報稅期前都會很忙,會來不及準備會計師所有科目,共同科目其實都差不多,所以我建議可以把記帳士考士當作第 次的練習,之後念第二輪才去考會計師這樣一定會比較好的成績,除了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壓力也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