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中華電信MOD上已經看不到著名國際媒體《德國之聲》(DW),引起許多收視戶關切反映。《德國之聲》在台灣經營代理商「台灣互動」對此發出聲明表示,公司在10年前就取得授權,把德國之聲申請在MOD上架播出,多年來都是免費提供,並未從德國之聲頻道上獲取商業利益,對MOD下架的舉動感到遺憾。由於中華電信與頻道運營商「台灣互動」之間的合約爭議,影響德國之聲遭MOD下架,影響收視戶權益,也引起德國在台協會關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業管單位會對此案研析並送委員會議討論。

台灣互動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德國之聲》(DW)(Deutsch) 頻道遭中華電信MOD下架發表聲明指出,中華電信將頻道下架的理由是雙方「未簽定契約」,其實是因為中華電信新版契約加入所謂的「霸王條款」,雙方協調不成,因此《德國之聲》頻道從今年1月1日消失在中華電信MOD上。

台灣互動指控中華電信的「霸王條款」讓頻道商毫無保障,像是頻道營運商若對任何爭議提出異議或訴訟,即使在契約關係內,中華電信仍有權把頻道下架、不受理申請。

台灣互動表示,已就《德國之聲》遭中華電信MOD下架一案向公平會和NCC檢舉中華電信。

NCC鑲嵌玻璃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業管單位會先研析該檢舉案,之後再送到委員會議討論。

台灣互動關於 DW(Deutsch) 頻道被下架的聲明全文:

「DW(Deutsch)」(中文名:德國之聲)是一個由德國政府資助而設立的優質頻道,在MOD上播出已超過10年,卻於今年1月1日遭中華電信下架。不僅損害收視大眾的權益,恐怕還會對艱困的外交情勢產生更不利的影響。我們在此呼籲,政府應正視此一問題,儘快讓本頻道恢復播出。

DW(Deutsch)是免費頻道 無涉商業利益

「DW(Deutsch)」頻道由德國政府資助設立,內容以國際時事為主,是一個優質的非營利性頻道。本公司在10年前即取得授權,將本頻道申請上架於MOD播出,多年以來長期免費提供用戶收視,要讓MOD上看到具備國際視野、更多元的內容,本公司並未從「DW(Deutsch)」頻道上獲取商業利益。這樣一個不涉及營利的服務,竟然也遭中華電信下架,讓我們深感遺憾。

強制下架 只為添加「霸王條款」

中華電信下架本頻道的理由是雙方「未簽定契約」。事實上,在上架契約的有效期屆滿前,本公司已多次向中華電信表達續約之意願,但中華電信在新版契約中加入顯不公平的「霸王條款」,並表示若頻道營運商不同意,中華電信即拒絕續約。為了讓頻道繼續正常播出,本公司建議先將原契約期間延長,勿立即將頻道下架,條款的爭議可再行協商,但遭中華電信拒絕,以致雙方未能完成簽約。嗣後中華電信於108年1月1日將本頻道下架,「DW(Deutsch)」從此在MOD上消失。

雕刻玻璃

又分為人工雕刻及電腦雕刻兩種。其中人工雕刻利用熟練技術雕出深淺和轉折,透過玻璃深淺更能表現出玻璃的獨特質感,使圖樣給人呼之欲出的感受,雕刻玻璃的技術是將金鋼砂以高壓空氣打入玻璃表面,將表層被蝕刻掉的一層搭配遮擋製作圖樣。彩繪是以玻璃專用高透光度色料,將圖形顏色手工一筆一筆繪製而出,過程十分繁複且耗時費工,但其中雕刻所表現的層次與色彩調性,也因細膩的手工而更加精美。

噴砂玻璃

噴砂(珠擊法)是針對玻璃表面進行的一種破壞性的加工方式;利用高壓氣體夾帶細小的研磨砂材顆粒(氧化鋁砂)對玻璃表面衝擊,讓表面產生像顆粒化般的凹陷使之形成霧面或侵蝕面,而達到砂面有層次或有深淺似雕刻般的效果。為求表現圖案,我們使用膠膜來遮住不需要被破壞的部分,未貼膠膜的部分則被破壞,從而得到兩種不同的層次,形成圖案;依此法,我們可將圖案分成更多的層次,進行不同層度的打擊,或加上肌里膠使打擊後的玻璃產生各個不同的層次而形成圖案。

  • 手工刻圖:在早期,需要由人工在貼好膠膜的玻璃上直接繪圖,然後將膠膜分割開來,撕去需要噴砂部分的膠膜。
  • 機械刻圖:現在的噴砂則不再需要人工直接在玻璃上繪圖,而是用矢量軟體,如CorelDraw、Illustrator等軟體繪制出線稿,再交由“刻字機”將膠膜刻開,再進行噴砂。
  • 噴砂設備:主要的設備有 1.空壓機 2.噴砂機(台)或噴砂房 3.砂桶 4.噴砂鎗或噴砂嘴。

窯燒玻璃

也有些地區稱之為“熱熔”;若是以工法而言,還有個名稱可能更加合適些,叫“燒墜法”。原理其實就是利用玻璃約在800度時軟化的特性,與其他玻璃或是釉藥等材料做融合;通常會在玻璃底下放模子,等玻璃軟化時就會墜入模型,燒成後就是有立體形狀的玻璃品了 ! 窯燒玻璃的應用十分廣泛,從日用品、飾品、裝飾藝術品、建材玻璃等等。此工藝的上手極容易,只要稍稍掌握了材料的特性後,很容易就可以燒製成功!它的自由度極高,對藝術創作非常合適,但由於是純手工操作,想要做出兩件完全一模一樣的作品來,基本上其可能性為零!剛剛談到此工藝上手容易,但要燒到精熟則絕非易事,專業要求通常指的能複製率有多高?相信窯燒同業是不會有人敢誇口的!因為藝術創作總是不斷地在追求,可能往更大、更厚、更多層次、更多變的色彩去追求突破,這些目標每一個都會讓燒成與否的風險增加,往往一件作品可能包含了數個高風險因子,所以…破是難以避免的。

鑲嵌玻璃

淵源於中古歐洲之鑲嵌玻璃,是以多片色澤和質感相異的彩色玻璃,精確地依設計圖裁切成形,再經過磨邊、焊接、補土等繁複步驟。是從羅馬帝國時代就開始流傳的彩色鑲拼窗戶形式,特別是在早期歐洲的教堂相當容易看見。大約是九世紀時,開始有使用H形鉛條鑲嵌拼接彩色玻璃的技術。鑲嵌玻璃的特色,就在於每一塊彩色玻璃的周圍都有H形鉛條壓抵邊緣,如此所構成的圖案便有條紋勾邊的特殊效果。若以全都使用拼接鑲嵌完成的整面玻璃來看,由於每種顏色的玻璃燒製過程並不相同,因此各種彩色玻璃的紋路與質感都不太一樣,這樣的透光差異也是鑲嵌玻璃迷人的地方。鑲嵌玻璃設計是科學結合藝術的產物,目的在於重現自然中光影、色澤與質感等的細膩微妙變化,彷彿光與影穿梭暢遊於七彩虹霓間,隨四季及光線變換角度而產生與空間對話之效,具有恆久不褪色之優點,建築家萊特稱其為”光幕”。

早期的鑲嵌玻璃是將各種彩色玻璃片熔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玻璃製品。西元前十五世紀,埃及生產的著名花瓶即屬於這種類型。埃及花瓶是把不同顏色的彩色玻璃棒捆在用沙子及動物糞製成的模蕊周圍加熱熔融而成的。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人發明吹製玻璃後,改為將彩色玻璃碎片貼在熱的吹製品上,用重新加熱吹製的方法製作鑲嵌玻璃品。後來歐洲開始流行用彩色玻璃鑲嵌的彩色鑲嵌窗戶形式,尤其是用在教堂窗片上,因為彩色玻璃透過自然光所發出的各種色光,增透一些神秘色彩。彩色鑲嵌玻璃在新藝術時期(約1890-1910)相當盛行。

鑲嵌玻璃製作流程:製作鑲嵌玻璃在的程序上要先將切割各種顏色的玻璃切割;再用鉛做成的H形鉛條鑲入彩色玻璃,因此彩色鑲嵌玻璃的特色,就在於每一塊彩色玻璃的周圍都有H形鉛條鑲著邊緣;如此所構成的圖案便有條紋勾邊的特殊效果;彩繪玻璃就是模仿彩色鑲嵌玻璃的結構,用漆料塗裝於一片玻璃表面;彩色鑲嵌玻璃由於各種顏色的玻璃燒製過程並不相同,因此各種彩色玻璃的花色紋路與質感都不一樣。由於經過透光所產生的特殊效果與差異;是彩色鑲嵌玻璃最迷人的地方。早期的彩色鑲嵌玻璃多數用於教堂,人們開始賦予彩色鑲嵌玻璃是教堂玻璃名稱;尤其是東方國家,使得彩色鑲嵌玻璃在使用上出現瓶頸,無法廣泛用於一般家庭,直到後來透明極高清玻璃出現,才使用清玻璃加上磨邊搭配半透明的紋路玻璃;創造出另一種玻璃視覺效果;才又流行起來,在美國很多家庭大門都會裝著鑲嵌玻璃。

彩繪玻璃

除了實際的門窗功能外,彩繪鑲嵌玻璃也被視為一種“半透明的繪畫” ,如同馬賽克拼貼藝術般,哥德時期的彩繪鑲嵌玻璃是一種由彩色玻璃與鉛條所組合成的動人圖案,上面大都記載著關於聖經故事與宗教聖人們的生平事蹟。哥德式建築大大影嚮了歐洲彩繪玻璃的遍及範圍,透過玻璃裝飾,許多複雜的聖經內容用故事的方式被描述著,讓聖經故事普及化了。因為過去能受到教育機會的人不多,教堂便開始用圖不用文字教人認識聖經故事,例如位於英國的坎特伯利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的彩繪鑲嵌玻璃。因為記載了數量相當龐大的聖經內容,因此向來就有『窮人聖經』(The Poor Man's Bible window) 的雅稱 。經由資深師傅一體成型的吹塑技術,成形後再用特殊彩色顏料繪製而成,其中經過多道工序,其技術已在澳洲Madiggan相傳多代,技術更精湛,產品更加完美,每一個手繪彩色玻璃所呈現的繪製技術均不同,每一個均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玻璃隔間

顧名思義,就是以玻璃為主要材料搭設的隔間,是一種相對於紮實水泥牆面發展出的廣義輕隔間手法之一。設計師可以利用玻璃隔間,創造現代風、北歐風、工業風等自然洗練的室內美學。玻璃門施作約在13000到17000元之間,加框則要看鐵框材質和施作方法,會再另加數千乃至一萬不等的費用,要視坪數、材質、需求而定。

玻璃隔間的優點是什麼?

  1. 採光清透
    透明如水的玻璃能透射充足的日光,使室內不開燈也乾淨明亮。充沛的天然採光本身就能傳達純淨舒適的美感,也能節省用電又不喪失生活品質。
  2. 放大坪數
    玻璃的穿透感掃去了其他材質的隔間難免造成的壓抑堵塞感,也就能讓原本的空間有放大延伸的效果,讓空間平面更有層次趣味,不只是一面單調的牆而已。玻璃隔間搭配淺色地板與牆面,小坪數空間住起來也可以有寬敞通徹的感受。
  3. 裝飾美感多元
    現在玻璃材質多元,除了大家熟知的、可做為全室隔間的清玻璃,也有色彩多元又強固的烤漆玻璃,而雕花、夾絲、磨砂、釉面等裝飾性更強的玻璃款式,則可用作局部屏風,或與木材、磁磚、金屬鐵件等材質共構,作為單純隔間或隔間櫃都可以,設計選擇十分多元。
  4. 施工簡便相較於一般隔間,玻璃隔間施工速度更快更靈活,過程中想調整、移動玻璃板塊、門框的組合也不難,很適合在講究效率與機動性的商業空間使用。

什麼樣的室內空間適合使用玻璃隔間?

玻璃隔間適用於許多室內場合。比如對於公司或商店,玻璃隔間就很適合作為辦公室、會議室裝潢,讓同仁的工作狀況與區塊一目了然,又不致彼此打擾。至於住家,客廳、餐廳、廚房、書房乃至臥室等幾乎涵蓋住家全部範圍的場所,也都適合使用玻璃隔間。比方在客廳與餐廳之間設置玻璃隔間,可以明顯劃分兩者活動與用餐功能,但在視覺佈置上又能夠有通透延展的一致性。而浴室使用玻璃隔間,則有相對理想的防水與採光,居家保養更為簡便。甚或更靠近戶外的客廳與陽台交界,也可施作玻璃隔間,但要做好抗風雨的安全措施。若有隱私顧慮,也可以考慮有花樣、霧面的造型玻璃或加裝百葉,就能兼具掩映與通透的效果。

中華電信「霸王條款」讓頻道商毫無保障

中華電信不惜將本頻道下架,也堅持要加入的「霸王條款」內容是這樣的:「乙方就本契約或本服務之一部或全部之法律關係或履行事項主張異議並對甲方或甲方人員(含關係企業)向主管機關提出異議或向司法機關提出民、刑事案件時,甲方除得終止一部或全部本服務外,在主管機關受理結案或司法機關判決確定前,得不受理乙方申請或異動服務項目。」 根據這個條款,一旦乙方(頻道營運商)對任何爭議提出異議(例如陳情、檢舉)或訴訟,即使在契約關係中,甲方(中華電信)也有權把頻道下架(終止服務)或不受玻璃屏風理乙方的申請。於是,當中華電信違約甚至違法時,頻道營運商將不敢提出陳情、檢舉或訴訟,等於什麼權利也不能主張。

不要讓下架事件影響台彩繪玻璃灣的國際形象

我們希望讓觀眾看到具國際觀的優質節目,但無法接受簽了約卻不能主張契約上的權利,反而讓頻道處於隨時會被下架或斷訊的風險。這不論對代理商或原始頻道商都是極不公平的。一個政府投資的事業(中華電信),居然為了要「剝奪頻道商的司法救濟權利」,不惜將一個國家級的優質頻道下架,實在有損台灣的國際形象。

據悉,德國在臺辦事處已經嚴正關切此頻道被下架的問題,我國外交部也已商請中華電信將頻道復播。本公司在去年12月間即已將此條款爭議告知主管機關NCC,並在頻道被下架後請求NCC協助讓頻道恢復播出。遺憾的是,截至目前,頻道還沒有復播的跡象。德國與我雖無正式建交,但仍不失為對我較友善的國家。在台灣外交處境如此艱困的時期,與德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是我們應該持續努力的目標。

我們不樂見此一頻道從此在MOD上消失,但也不能接受「只保障中華電信,不保障頻道營運商」的屈辱性條款。我們在此呼籲政府,應該以公平合理的條件促成本頻道恢復播出。但如果政府放任而不制止中華電信的「霸王條款」,那麼我們也只好放棄「DW(Deutsch)」頻道的代理權,讓其他代理商接手本頻道的經營,以避免影響台灣與德國的友好關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soy5x6mp 的頭像
    jamisoy5x6mp

    jamisoy5x6mp的部落格

    jamisoy5x6m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