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新集團在今年下半年一口氣賣了三大台灣資產,套現三百多億元。(圖片來源 /信傳媒資料庫)
今年是台灣的大選之年,各組候選人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就在這個政治狂熱的時刻,頂新集團的動作也不少,從今年7月起,一口氣便賣了101大樓的股權、三重味全廠(新燕)的土地、埔心農場,變現合計約新台幣361億元。
11月12日,味貼紙印刷全公司董事會通過埔心牧場場區內外土地等資產處分案,擬出售約6.86萬坪土地,總售價及其他交易金額合計約26.63億元,味全公司表示,「主因經營30年都沒有突破發展,遇到適合買家,決定轉讓。」據聞買家是三立電視集團。
大選前半年,連賣三大資產
這是今年7月以來頂新集團的第三筆資產交易,其中最吸引外界注目的還是101大樓(台北金融大樓)股權的交易。頂新魏家是在2009年,在「鮭魚返鄉」的號召下,以每股約13元成本,砸下近80億元,收購開發金、中壽、台新金、華新麗華等股東的台北101持股,共吃下37.17%股權。滅頂事件之後,頂新集團幾度求售,但都關卡重重,沒談攏。
2017年,頂新集團與日商伊藤忠商事談判出售101股權事宜,2018年2月投審會通過,7月由與蔡英文總統頗有交情的張振亞接任101總經理後不到1個月,雙方完成交割,頂新集團6.65億美元(約204億台幣)入袋。
101大樓股權交易完成交割後,伊藤忠商事也從頂新退股,將持有的頂新(開曼)股權以134億元賣回給頂新。
此外,今年7月2日,味全董事會也通過出售所持有頂率開發公司 51% 股權,以及味全緊鄰三重新燕廠1,381坪閒置土地(中興段1291、1441與1441-1地號)給茂德集團。而且頂新集團旗下的頂禾、創晟,也把持有頂率開發的所有股權也一併賣給茂德。這一大包交易,市場估計成交金額約130客製化貼紙億元。
貼紙印刷的自黏標籤貼紙含有背膠,因為包裝的關係,大多採用成捲側放的方式,台灣的高溫環境,不利於自黏標籤的保存,當環境溫度達到25°C以上時,膠性就會軟化,受到重力影響開始流動溢出標籤外,俗稱"溢膠",使用已經溢膠標籤貼紙,可能會讓溢出的殘膠遺留在所有經過標籤紙的路徑上,甚至反過來黏住貼紙的表面上,不僅環境受到污染,也可能導致標籤列印機的損壞。潮溼也會對自黏標籤產生極大傷害,當溼度增加時,紙張就會開始吸收環境中的水份,使得紙張變黃變軟,變黃的貼紙極不美觀,貼在產品上,會降低產品的質感,而變軟的標籤,失去紙張應有的特性,可能會在標籤列印時,發生卡紙或黏標狀況,嚴重時導致條碼標籤機列印頭不當加熱而燒毀。將多餘不需要的部分直接撕除,就可以包裝出貨了。像這樣的機器其實不只能印貼紙,用在 CPR 教學用的口對口膠布薄膜、高週波、鞋面裝飾用的 PVC 材質的膠布印刷,其實也都是由同樣的機台印製。
老員工不捨,連味全起家厝都賣了
近半年來的這三筆交易,頂新集團就變現了360億台幣以上。但為何頂新會選在大選年連續處分三筆資產?
一名資深味全員工透露,這幾年除了101股權買賣以外,頂新集團不斷在出售味全的資產,現在連最具意義的味全埔心牧場都賣了,老員工不捨地說,「這個牧場是配合政府發展台灣酪農產業開墾,是北台灣的第一座牧場,培育不少傑出酪農,幾乎就是味全的起家厝。」
若從味全的資產負債表上來看,從2014年起,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項目一路從144.7億元減少到2017年的112.2億元,再加上今年出售三重新燕土地、埔心牧場,這些項目的金額只會更少。
因此有老味全人擔心,「頂新進來以後把味全資產、土地一筆一筆變現,剩下的都是高年資的員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是不是要把味全收起來了?」
這一連串的頂新集團資產處分,很有退出台灣的意味,但這究竟是策略考量還是財務操作?接下來是否還有其他味全工廠、配銷站等資產處分?已引起資本市場和味全員工高度關注。
不過,了解頂新內部情況人士指出,發生滅頂風暴後,頂新集團旗下包括味全在內的公司都被抽銀根,加上連年虧損,周轉不來,幾乎都是靠向大股東借貸來應急,這是不得不為的處分,而且這些資產處分是談了好幾年才成交,目前他們的策略就是專注本業,處理非核心資產,變現所得一方面還借來的錢,一方面擴充營運設備及周轉。